行走以知时,博物以致知|

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福建省海丝钟表博物馆联合打造的“行走以知时,博物以致知”主题研学活动于4月2日在福建省海丝钟表博物馆顺利开展。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黄金明、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晓、文学院副院长杨杏红、福建省恒丽钟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巧玲出席活动,文学院教师魏平、刘烨、辅导员陈茹铃及47名学生到场参加。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钟表协会收藏研究委员会副主任、福建省海丝钟表博物馆文化馆长许昆,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邵跃明进行讲座分享。

时间是什么?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,“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”;庄子说,“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”……从古而今,人们对时间的认知不尽相同,对时间的体验、收获更是因人而异。活动伊始,黄金明在开场致辞中分享了关于时间主题的寓言故事,强调了时间与文学的关联,希望同学们通过时间研习,能够在变化的时间观中,收获人生真谛,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
你知道,在没有钟表的时代里,人们如何感知时间吗?在上午场活动中,许昆化身时光导师,带领着同学们走进钟表博物馆,感知时间的痕迹,见证钟表计时的演变与发展。而后,在《时间印记》名家讲座上,许昆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钟表收藏背后的精彩故事,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一场关于时间的艺术盛宴。紧接着,邵跃明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《与时间共飞翔》的精彩分享,激情澎湃地展现了钟表人的匠心与梦想,让同学们获益良多。

如果让你给时间一个定义,你会定义什么呢?是流水,是春雨,还是白发……下午场活动中,时光导师把时间交到同学们手中,由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,提炼时间的闪光点,创意创作时钟,进一步感受“时间不止时间”的丰富内涵。

在最后的时间演绎部分,也是本场时间研习活动最精彩的环节。同学们分为七组依次进行展品创想,分享塞芙勒瓷三件套等七件钟表展品背后的故事,为时间美学平添了更多的文学意境。各组分别运用话剧、歌唱、肢体表演等形式对时间本质进行探索诠释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精彩演绎,“白驹过隙队”获得最具文化创意奖,“醉把佳人成双队”获得最具表演天赋奖,“追时间之队”获得最具文学表达奖,“时光代理人队”等其余四队获得优秀奖。

“时间证实一切,因为它改变一切”。本次时间研习实践活动旨在借助“博物馆内的时间课堂”,带领同学们深入钟表世界,进一步感知钟表指示时间、记录生命的特性,探索文学启迪心灵、感悟生命的特点,通过文学力量的输出及时间文化的创新,进一步加快推进“产、学、研、用”的深度融合。

3.jpg